近日,深圳一羽毛球馆突发惊险一幕:
48岁的羽毛球爱好者张先生
在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倒地
意识丧失、牙关紧闭
正在现场打球的南山医院
疼痛科主任医师肖礼祖听到呼救后
立即冲至患者身旁展开紧急施救
“
“患者倒地时已没有自主呼吸,牙关紧咬导致气道梗阻,这是心肺复苏的最大障碍。”
肖礼祖回忆道。为确保呼吸道通畅,他徒手尝试撑开患者口腔,却被痉挛的患者咬破手指,鲜血直流。即便如此,他仍坚持用钥匙辅助撑开牙齿,迅速完成口对口呼吸与胸外按压的配合。
在球友协助下,现场实施了两轮心肺复苏,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进行一次电除颤。经过近10分钟的持续抢救,张先生终于恢复自主心跳和意识。
展开剩余57%“当时根本顾不上疼痛,只想着必须争分夺秒。”肖礼祖表示,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分钟,超过10分钟存活率极低。他的手指至今仍未完全愈合,但他说:“作为医生,这是本能反应。患者女儿即将高考,能挽救一个家庭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“
“弯腰捡球时突然眼前一黑,再醒来已经在救护车上。”
躺在南山医院普通病房的张先生仍心有余悸。经检查,他的冠状动脉堵塞达90%,医院胸痛中心团队立即为其实施球囊扩张术疏通血管,避免了支架植入。“肖主任手指被咬得发黑肿胀,却一直说这是医生的职责。”张先生感慨,“如果不是现场有人懂急救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据球馆监控记录,从患者倒地到恢复意识的10分钟内,肖礼祖的急救操作完全符合规范。南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谢培益指出:“心肺复苏的及时实施为后续血管开通赢得了关键时间。”目前,张先生已康复出院。
专家提醒
40岁以上人群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
谢培益提醒,夏季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易引发冠脉痉挛,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。“运动前需做好热身,一旦出现胸痛、心悸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120。”
他同时强调,公共场所配备AED和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:“心脏骤停时,每延迟1分钟抢救,存活率下降10%。学会使用AED和心肺复苏,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。”
肖礼祖也通过此次事件呼吁:“希望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,让‘黄金四分钟’不再成为生命的缺口。运动是为了健康,科学规划、量力而行才是根本。”
🏃🏃🏃
*有什么想说的,欢迎给我们留言哦*
👀
发布于:广东省